为提升原民族语言授课学校教师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进行教育教学的能力,2024年4月10日—4月13日,由教育部东北高师师资培训中心副主任孟繁胜带队,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张秀英教授、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小学部刘航宇老师等一行9人,赴赤峰市巴林右旗和阿鲁科尔沁旗开展“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片区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提升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能力学校改进项目”送培进校与指导工作。
根据赤峰地区的学校和教师发展需求,东北师范大学专家团队分为初中组和小学组。初中组在巴林右旗的大阪蒙古族中学进行,涉及“语文、数学、历史”三个学科,小学组在阿鲁科尔沁旗罕乌拉小学进行,涉及“语文、数学”两个学科。本次送培入校活动通过“专家示范课”“学员汇报课”“评课研讨”“专题讲座”“教学、教材重难点分析”“集体备课与教研指导”等形式进行,多层面引领和指导原民族授课学校教师解决教学难点、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专家团队的示范课和学员的汇报课擦出了精彩至极的火花。
(东北师范大学小学组专家团队在罕乌拉小学指导)
(东北师范大学初中组专家团队在大板蒙古族中学指导)
赤峰市教育局、巴林右旗教育局、阿鲁科尔沁旗教育积极响应国家统编教材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能力培训的政策要求,通过“专家示范课”“学员汇报课”“评课研讨”“教学重难点分析”及“案例的设计与教研指导”等多个方面开展培训活动,更好地提升了教学质量,促进了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最重要的一环,专家团队的示范课和学员的汇报课擦出了精彩至极的火花。
(长春市一零三中学 苗畅晶老师 示范课 《阿长与<山海经>》)
(长春市一零三中学 褚莹莹老师 示范课《特殊平行四边形》)
(长春市一零三中学 张雅雯老师 示范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宋爽老师 示范课《手指》)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刘航宇老师 示范课《约分》)
活动中,专家团队针对培训的学员进行了现场诊断与指导,专家组通过听课、评课等方式,深入了解了学员们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的困难,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改进建议。专家们通过近距离、多维度地观察师生的课堂表现,细心捕捉课堂教学的细节,对课堂教学活动形式、教学效果、教学能力、新课标的落实情况及学生学习情况等全面细致地分析总结,从专业的视角进行了精准评课深入研讨,提出了针对性强,切实可行的指导意见。
(初中组评课研讨、重难点分析、课例设计与教研指导)
(小学组评课研讨、重难点分析、课例设计与教研指导)
本次活动得到赤峰市教育局、巴林右旗教体局、阿鲁科尔沁旗教体局、大板蒙古族中学和罕乌拉小学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组织学科骨干教师参与授课、观摩和讨论,将项目实施与当地教师成长有机结合,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品质和教师教学能力。
此次赤峰地区的入校指导工作,参与教师180余人。专家团队深入课堂,与教师面对面深入交流和指导,有效地满足了当地教师的实际需要,提升了项目的实效性和适用性,助力项目学校在课程实施和教师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进行教育教学方面全面提升、示范引领。
(东北师范大学专家团队与参与教师集体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