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3日至29日,东北师范大学依据“学员中心、产出导向、精准施培、持续助力”的培训理念,通过入校和线上活动,圆满完成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四盟市“统编三科骨干教师教研能力提升和校长课程与教学领导力提升”培训班的诊断和指导工作。
本次下校现场诊断和指导活动,一是检查和评估学员返岗实践情况,展示三科统编教材实施成效与学校提升情况;二是诊断和分析三科统编课堂教学、教研与课程资源建设等面临的主要问题和需求。通过专家现场交流和指导,引领学校和教师优化三科教学实践,提高课程实施能力。
东北师范大学教师发展学院组建了由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历史文化学院、政法学院、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附属小学的语文、道德与法治学科的优秀教师和校长、长春市名校长和名师、内蒙古民族大学等20位大学教授和一线名师名校长共同构成的专家团队,分别赴赤峰市、通辽市、兴安盟进行现场指导。受疫情影响,10月28至29日,教师发展学院组织专家组通过腾讯会议对呼伦贝尔市统编三科教师和校长的返岗情况进行线上指导和交流。
本次活动主要通过同课异构、听课评课、校长汇报和座谈交流等方式进行,得到四盟市教育局的高度重视,共有11旗(县)参加,共听统编三科教师研讨课79节,70位参与过培训的校长学员针对返岗实践情况进行汇报,参与活动人数大约650人,充分做到了辐射面广、影响性强。
(通辽市三科统编专家座谈会现场)
(赤峰市翁牛特旗乌丹蒙古族小学校长汇报)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统编三科教材的重大决策部署,指导内蒙古自治区中小学语文、道德与法治、历史三科教师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更好地开展统编教材教学,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从今年年初起,东北师范大学组织学员先后进行了线上学习、线下集中培训。此次东北师范大学专家组的下校指导是东北师范大学举办的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四盟市校长课程与教学领导力培训班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四盟市民族学校语文、道德与法治、历史骨干教师培训班的最后一阶段工作。
东北师范大学专家组的入校调研指导切实巩固了参训校长、教师的培训成效,促进了民族语言授课学校校长课程与教学领导力、统编教材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进一步激励了广大校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兴安盟科右前旗第一小学道法教师听课现场)
(呼伦贝尔市小学语文线上会场)